北京教育
主办单位:北京市教育委员会
国际刊号:1000-7997
国内刊号:11-1129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43447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预习习惯的培养,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

机会,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在当下这个智能化的时代,需要的是与时俱进,勇于创新的人才,当你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好运总会眷顾你。我们教育学生,不仅是在传授知识,更是在教给学生生活的技能,生命的价值。

 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,就是教给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做好准备,去接受新鲜事物,迎接各种挑战。
  叶圣陶先生说过:语文教学成功与否,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、作文,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。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,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,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、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。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,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,在这种内动力的趋使下,主动地去研读课文。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的基础之上,一则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,乃至运用;二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,提高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高语文开篇阅读教学质量。预习作业是学生自己摸索、自己动脑、自己理解的过程,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,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,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。可以说,课前预习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。因此,每节语文课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,并把预习文化作为我的小课题研究项目进行研究。研究中,我特别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和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,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  一、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
  在低年级时,学生动手能力较差,我就为孩子们布置一些简易实用的预习任务在书中完成。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就是:
  一画会写字,二画会认字,三画翘舌音,四画自然段,五画好词句,六画疑难处。
  “一画会写字”即学生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“会写”的生字在课文中用“○”画出。这样用“○”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些是要求“会写”的生字。“二画会认字”就是再对照课后要求“会认”的生字用“△”在课文中画出,以区别要求“会写”的字。“三画翘舌音”,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,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“―”在字下面画出来,以利于正确读文。“四画自然段”即让学生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数字标出序号。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,其实在学生标画的过程中,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,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,在教学活动中便于师生操作。“五画好词句”就是指学生在掌握了以上“四画”的预习方法以后,在读课文的过程中,把自己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、借鉴的词句用“ ”或“( )”画出。这样通过长时间的积累,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、快速地理解课文,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。“六画疑难处”是指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,再次深入读文时对不明白的地方用“?”在右边画出。读文后对疑难或查资料,或问同学、老师,或交流讨论解决。“学源于思,思源于疑”,学方有所得。长此以往,真正养成了“一边读一边想”的好习惯。
  中高年级时,针对语文训练由段向篇过渡,同时增强阅读分析能力的侧重点,我在预习卡内容中新添加了中高年级必要的预习项目:
  1.搜集资料
  有些课文出自大家之手或年代久远,不易被理解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利用资料书、网络、社会调查等方式对作者生平、代表作品、创作背景等进行了解。
  2.理清脉络
  到了高年级,学生语文知识已有一定积淀,熟读课文后需要进行一些思考。我建议学生试着写写课文的主要内容、对课文的感悟、对课文内容的质疑等。
  3.做批注
  古人云:不动笔墨不读书。我鼓励学生在品读课文时对课文进行适当批注。可以把自己欣赏的字、词、句用喜欢的形式圈画出来,并在旁边简单写出欣赏的原因;把课文中重点句段试着画停顿、重音、重点词,以便更好地理解主要内容;又可以指导学生在有所感悟处写出自己的体会;对于课文中理解肤浅有疑问处画“?”批注;在与课文有不同见解处批注自己的建议。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发展。
  学生预习时对课文作出的批注,无论是赏析的、理解的,还是疑惑的,我都会拿到课上,大家一同欣赏评价、答疑解惑,课后学生再对课文、预习卡进行补充整理,深度理解掌握,使学生学有所得。
  虽然这样的预习方法在实行之初会让一些学生感到困难,但是一旦坚持下去养成习惯,会使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教得得心应手,更会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受益无穷。
  二、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
  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地进行语文的预习固然是一件好事,但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却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。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,我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  1.榜样的力量
  一、二年级时,我把预习放到课堂上完成。我耐心地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预习,并对操作得出色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鼓励。当学生学会了这样的预习方法之后,我再把这项工作布置成课堂作业,鼓励其独立完成。同时,为学生树立起“榜样”――把班级孩子中预习完成优秀的学生的书本展示出来,加以评析,并对这样的学生大力表扬甚至奖励,形成榜样,形成竞争意识,让榜样的力量继续指导其他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。当然,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,我们往往会布置不同层次的预习作业,并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,及时表扬和鼓励,让学生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,不断向自己的“榜样”靠近,激发学生预习兴趣。
  2.检查要及时
  每次布置了预习作业以后,我会在第一时间检查,以便督促孩子们更好更及时地完成。不要以为这样的检查会给我们增加多少负担。我会利用学生写字、读书、自习时进行快速检查,检查的不是学生写得对与错,而是孩子是否认真完成了。对与错拿到课文讲解后学生自行订正。我还经常鼓励指导同桌互查、小组长检查、学委复查,最后教师评等级,既减轻了我们的批改负担,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锻炼了他们的评判能力。
  3.课堂突出预习的重要性
  课堂上,我比较关注学生在预习时不理解的字词,有争论的句子分析和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。在不同形式的读文中、在读文后的评价指导中、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、在学生妙语连珠的汇报中、在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的评析赏读中,一一击破这些难题,既解决了实际问题,也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前预习中去,逐步形成自学能力。对于有深刻、独到见解的学生,我会请他们与大家分享自己有效的预习方法,使其他同学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。
  三、家长在预习中的作用
  在预习的过程中,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之外,家长也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 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,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坚强。这时,家长的参与就变成了必要。针对各年段不同的预习要求,我在适当的时候把家长请到班级,对孩子的预习任务做一定的讲解,并请家长帮助我督促孩子完成。例如,在孩子读课文时做一个倾听者;在孩子对课文有独特见解时当一个分享者;在孩子预习结束时,做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的见证者。同时,我会组织学生定期进行预习成果汇报会,把家长请来和学生分享学习的果实,同时也汲取更多更好的经验,弥补自己的不足,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和孩子存在的问题,及时改正。
  学生要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,真正学到知识,必须自己勤于动脑、动手、动口去学习,教师是代替不了的。一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观上的需要时,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,成为学习的主人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坚持“先学后教”的原则,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定能得到培养,课堂教学质量才会有保障。将预习作业坚持到底,相信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轻松;将预习习惯坚持到底,相信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会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  参考文献:
  李志刚.论“教育生活”[D].河南大学,2005.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北京教育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北京教育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